就在前不久,璧山區瑞湖名苑小區有居民在業主微信群反映,過了上午清運時間,小區垃圾分類投放點的垃圾還沒及時運走,擔心出現堆積情況。劉立堂看到聊天記錄后,立刻將居民反映的情況上報。隨后,璧山區城管部門派出車輛將垃圾運走。
劉立堂是該小區的黨支部書記,如今他有了一個新身份——小區業主微信群“網長”,遇到大家在群里反映的問題,在物業無能為力、需要相關部門解決時,他會把問題上報給璧山區委網信辦的“365”智能化系統平臺,由平臺把這個問題推送給相關部門的“網長”,并把解決問題的情況反饋給劉立堂。
2020年7月,璧山區在全市創新實施“網長制”,下發《重慶市璧山區“網長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將“號群圈”劃分為若干個網格單元,每個網格單元設置一名“網長”,并由此深入探索線上線下“雙網格化”基層治理試點。
這項改革試點啟動以來,璧山區已有2413人通過培訓當上“網長”。他們有的是區級部門企事業單位微信群、QQ工作群群主,網站、政務新媒體負責人;有的是各小區業主微信群、QQ群群主;有的是媒體網站、新媒體法人代表;還有的是其他具有媒體屬性的平臺法人。他們與線下網格員共同排查辦理群眾身邊事,化解矛盾糾紛,通過網絡把群眾在社交平臺上反映的問題精準傳到相關部門“眼前”“耳中”,促使問題及時解決。
網來網去辦得快
精準收集信息、精準反饋問題、精準引導傳播,有效實現“事事有響應、件件有回音”
璧山區國稅家屬院小區業主張秀花是該小區的“網長”,她回憶當初建立業主微信群時的情景記憶猶新:“我們小區不大,居民只有40多戶,大家建了一個業主微信群,平日里也就是發點停水停電之類的消息?!睆埿慊ㄕf,由于她比較熱心為大家服務,就時常在群里為大家傳遞些生活信息。
但業主們也愛在群里抱怨自己遇到的一些糟心事。例如哪里有垃圾無人清理,哪里亂停車影響業主通行等等??吹竭@些信息,張秀花開始也和大家一樣,看看就過去了,沒放在心上。
“后來有沿街的居民在群里說,屋外街邊的行道樹長得太茂密,遮住了他家的窗戶,弄得家里采光很差,白天跟傍晚一樣?!睆埿慊ɑ貞?,這家業主反映這事不是一兩次了,直到今年區委網信辦工作人員來鼓勵動員她當“網長”后,她才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把行道樹影響居民家中采光一事上報給“365”智能化系統平臺。
沒想到第二天上午,區城管局工作人員就聯系她了,并來到現場查看情況,當天下午就派專人對行道樹進行修剪?!稗k事效率很高,我們感到對方很重視這件事?!睆埿慊ǜ吲d地說,這件事情解決后,有居民專門打電話到“365”智能化系統平臺,向值班人員表示感謝。
璧山區委網信辦主要負責人介紹,“網長”們談到的“365”智能化系統平臺,其實是一個將線下網格員和線上“網長”有效嵌入的龐大系統。平臺通過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語義計算等技術手段,推動點對點、流程化、閉環式治理,實現傳播、引導、服務一體化。各級“網長”所在的網絡社群、城市社區和企事業單位部門,組成了這個龐大系統的“基礎單元”,通過“365”智能化系統平臺及時收集群里民眾反映的訴求和問題,在平臺上以圖、文、視頻、音頻等形式上報并轉辦相關部門,實現了精準收集信息、精準反饋問題、精準引導傳播,搭建起問題層層反饋的“上升通道”,能夠有效實現“事事有響應、件件有回音”。
線上線下互動強
形成“橫向上群眾愛管‘閑事’,縱向上層層負責到底,基層底座格格化解到點”的處置閉環
9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在瑞湖名苑小區看到,這里道路整潔,兩側轎車、電動車??空R,大門旁的休閑長椅上,十多位居民坐在一起拉家常。
“好得很!你看嘛,現在又有休息區,又有娃兒耍的場所,以前跟現在不能比?!币娪浾邅聿稍L,在這里住了10年的周大姐對小區的變化贊不絕口。
劉立堂告訴記者,以前這個小區電梯壞了沒人修,車輛亂停亂放大家出入都困難,居民很不滿意,不少人搬走了。2019年,璧山區開展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該小區黨支部成立后,領導業委會對小區環境進行治理,才有了現在的模樣。
“因為自己既是小區業主,又是支部書記,業主反映的問題和困難一定會盡心盡力解決?!眲⒘⑻谜f,不過有的問題確實是業委會和物管都無法解決的。
比如,前段時間小區推廣垃圾分類、實施樓層撤桶時,劉立堂就遇到了難題。
“一些居民不理解為什么要撤掉每層樓的垃圾桶,以為是物業擅作主張?!眲⒘⑻谜f,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以“網長”身份把居民們對垃圾分類的意見反饋到“365”智能化系統平臺。沒想到當天街道就安排工作人員來到小區,給大家科普和耐心解釋,居民們最終表示要以實際行動支持垃圾分類。
“線上線下形成良好互動,讓我們能夠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把群眾工作做得更扎實?!眲⒘⑻谜f。
事實上,通過線上線下的端對端對接,璧山區打通了“網下發現→網上收集→網下處置→網上反饋→辦結”等多個環節,末端“網長”、網格員就地解決問題,形成“橫向上群眾愛管‘閑事’,縱向上層層負責到底,基層底座格格化解到點”的處置閉環。
服務群眾零距離
通過平臺把黨的方針政策和各種民生信息推送至網格員和“網長”,再由他們及時傳遞給群眾
“除了收集‘網長’們信息的‘365’智能化系統平臺,我們還搭建了璧山區網絡綜合治理一體化平臺?!碑斕?,記者來到璧山區委網信辦,正在值班的“總網長”、區委網信辦工作人員柳林告訴記者,所謂網絡綜合治理一體化平臺,主要呈現的是綜治部門線下網格員收集到的相關信息。
在推進“雙網格化”基層治理試點中,璧山區結合居民小區、還建房、經濟適用房、老舊小區等情況,按照“定格、定人、定責”原則,以實際居住300—500戶或1000人左右常住人口為標準,重新劃分基礎網格1295個,并支持網格員進入小區黨支部或業主委員會,推動網格員與“網長”身份“融合貫通”“合二為一”,讓網格員真正“進得了門、說得了話、辦得了事”。
在璧山區網絡安全應急指揮中心大屏幕上,記者看到“網長”們反映的問題來自各個方面:有出租車亂收費的,有停車難的,有的還配有圖片和語音。
“總網長”柳林收到這些情況反映后,會通過平臺直接轉給相應部門的“網長”,通過他們一直傳到能解決問題的科室。相關科室對問題進行處理后,又通過“網長”們一路反饋到群眾所在的群里?!耙姷阶约悍从车氖虑橛谢貞?,群眾們都很高興?!绷终f。
探索“雙網格化”基層治理過程中,“號群圈”不僅成為掌握和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重要載體,也是璧山區開展正面宣傳和正向輿論引導的平臺。
璧山區委網信辦主要負責人介紹,通過平臺把黨的方針政策和各種民生信息推送至網格員和“網長”,再由他們及時傳遞給群眾,形成良好的雙向傳播,也是“雙網格化”基層治理試點取得的成效?!?月2日,我們把重慶日報《著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更好服務人民高品質生活需求》的報道,通過平臺發布及時進圈入群,在兩個小時內信息傳遞至2413個群,真正實現政策宣傳進社區、服務群眾零距離?!痹撠撠熑苏f。
據了解,“雙網格化”基層治理試點運行一年多來,璧山區通過“網長”回復、解決群眾訴求787件次,實現了線上線下治理融合并行,形成了群眾反映問題渠通暢道、有人回應、迅速解決的良好局面,為破解長期存在的“社會參與難,群防群治難”“看得見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見”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目前,璧山區參與“雙網格化”基層治理試點的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社居民社群共有2413個,覆蓋40萬人群,下一步該區將進一步提高試點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