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行動計劃》,到2023年,重慶將實現以系統、終端、網絡設備、元器件、材料為主的5G產業生態有效集聚,全市5G網絡個人用戶普及率達到40%以上。
9月29日,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決定,該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建行重慶市分行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深入開展主題豐富的金融知識普及與宣傳,為金融消費者筑起守護“錢袋子”的“防火墻”。
重慶銀行組織轄內分支機構于9月開展了“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
日前,人行重慶營管部發布消息,8月,重慶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貸款同比雙增。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應該怎樣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現綠色發展?9月25日,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嘉賓們獻上“錦囊妙計”。
近日,一批外資項目密集落戶兩江新區。這批落戶的外資項目中,有多個項目為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兩江新區讓開放型經濟釋放出澎湃的新動能。
自9月23日起,這些縣域符合條件的用戶上支付寶搜“鄉村振興免息券”,即可在線申請免息貸款。
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如今,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推動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今年前8個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507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4%,高于同期全國整體增速5.7個百分點。自此,重慶外貿連續17個月保持增長。
第十一屆中國西部投資說明會暨經濟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重慶簽約了朝航裝配式建筑制造等3個重點項目,簽約金額達110億元。
重慶不斷健全科技金融體系,通過科技信貸、科技股權投資和科技金融服務,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創投生態。
14日,2021年“CSR競爭力——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評選同期揭曉,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榮獲“碳中和年度行動企業”獎。
由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發起,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等20余家機構共同參與的中新(重慶)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金融服務聯盟14日成立。
重慶印發《重慶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服務行動方案》,將重點支持市內23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并推動各項關于中小企業的政策服務落地。
近期,“重慶市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進會舉行
“E企辦”無須借助電腦端,率先在中國實現了把開辦企業全部事項集成在手機客戶端,方便企業客戶自主完成信息采集、實名認證和電子簽名確認。
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重慶分中心、成都分中心和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重慶市分行等四方近日通過在線網絡簽約的方式,簽署了川渝一體化合作備忘錄。
渝北區近年瞄準“千億級”現代消費走廊建設,通過盤活閑置、低效的存量工業用地和樓宇資源實現“騰籠換鳥”,大力推動樓宇經濟轉型升級。
9月8日,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重慶分中心、成都分中心,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重慶市分行四方共同簽署“關銀一KEY通”川渝一體化合作備忘錄。
2020年重慶市為1136戶高新技術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33.46億元,為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前不久,在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有53家渝企上榜,入選企業數量位列西南地區省市區第二位。
重慶高新區實施了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幫助企業解決用工、融資、經營等難題35項,協助14家企業兌現產業扶持政策,進一步營造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
9月1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前往部分科技型企業調研。
8月31日,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獲悉,1至7月,主城都市區各區工業投資加快增長,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智博會結束已有數日,據悉,重慶市多個區縣借力智博會,讓數字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
近日,人行重慶營管部、重慶市知識產權局組織召開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接會,簽訂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合作框架協議。
2021智博會上,“十四五”、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等詞匯頻繁出現在智博會“會展賽論”的各個環節,成為觀察數字經濟發展的獨特窗口。
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發來賀信,為數字經濟發展傳遞了信心力量、指明了方向。
23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發來賀信,為重慶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指明前進方向。
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23日舉行重大項目招商簽約,92個重大項目在現場完成集中簽約,合同投資2524億元,其中智能制造占比達到四成。
8月22日,在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即將召開之際,記者對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館展區進行打探。
23日將在重慶舉行2021智博會,中國—上合組織數字經濟合作展館智慧旅游展廳將匯聚上合組織及市內外多家知名企業,用科技牽手“詩與遠方”。
8月16日,從市金融監管局獲悉,重慶市2021年第一批擬上市重點培育企業名單已確定,共有5家企業入選。
重慶舉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具有兩個方面優勢,其一是重慶與上合組織國家之間合作緊密,其二是近年來重慶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重慶市多家企業紛紛看好在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業務發展前景,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布局,持續深耕市場。
從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獲悉,在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戰略推動下,重慶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已超過四分之一。
截至2021年6月末,全市已有34家銀行支持“川渝跨省異地電子繳稅”,兩地納稅人跨省繳稅可以通過這些銀行“一鍵直達”,享受同城待遇。
未來,市經信委將創立“大企業產品需求清單”“中小企業產品(服務)供給清單”,促成企業之間產能對接和高效協作。
截至目前,重慶市重點數字經濟企業已達351家;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達6387億元,占GDP比重提升至25.5%。